莫施·蔡德纳(Zeidner,M.)是国外考试焦虑研究领域里的深耕者。立足其扎实的心理学教育经历,结合考试焦虑研究深化的时代审思,以及对以色列考试竞争加剧和拒考运动兴起的现实关照,综合借鉴压力交易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和关怀理论等理论基础,蔡德纳建构了考试焦虑研究的理论框架,出版了《考试焦虑:研究现状》(Test Anxiety:The State of Art)等系列论著,深化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学理认识,丰富了考试焦虑研究的内容体系。以蔡德纳的考试焦虑学说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蔡德纳考试焦虑学说的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等,结合我国考试焦虑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能够为考试焦虑研究乃至学业情感研究的推进,学习过程中学生过度考试焦虑的缓解提供借鉴,助益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压力交易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和关怀理论的启发和指导下,蔡德纳认为考试焦虑是指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由于担心可能的消极考试后果或考试失败而表现出的一系列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反应,生发于考试测评,贯穿于考试过程,作用于学业成绩,既具有明显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又从教育阶段、社会阶层和性别三个层面呈现出群体差异,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焦虑逐年增长、弱势群体学生考试焦虑水平较高和女生考试焦虑水平普遍高于男生。联系压力交易理论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对个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以及认知评价重要性等的强调,蔡德纳立足学生自身,结合学生与社会、家庭和学校情境的动态交互,从社会之维、家庭之维、学校之维和个体之维探寻考试焦虑的形成因素,包括社会层面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氛围,家庭层面的父母期望标准、教养方式和情感反馈,学校层面的课堂氛围、评价取向、能力分组、教师行为、考官态度行为、考试题目设置、考试时间压力和考试结果反馈以及个体层面的人格气质、认知评价、成败经历和社会比较。
基于对考试焦虑内涵意蕴和形成因素的分析,联系学界已有研究多从干预层面,如团体辅导、生物反馈训练和系统脱敏等探寻考试焦虑化解对策的研究现状,蔡德纳强调考试焦虑可以预防,并立足教育教学视角,从预防课程开设、考试命题优化、情感智力培养和关怀行为实施等维度探讨考试焦虑的防范路径,即以预防课程开设为缓解考试焦虑的依托,以考试命题优化为降低考试焦虑的支撑,以情感智力培养为调节考试焦虑的牵引,以关怀行为实施为减轻考试焦虑的抓手。蔡德纳从认识论和实践论视角出发,对考试焦虑的内涵意蕴、形成因素和纾解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丰富了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拓展了考试焦虑研究的内容体系。
对蔡德纳的考试焦虑学说进行系统探析,旨在为我国的考试焦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参考,深化我国教育领域对考试焦虑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学生过度考试焦虑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尽管蔡德纳考试焦虑学说的观点主张主要着眼以色列文化情境和教育场域,且部分观点采用归纳概括方式,未进行具体阐释与深入分析,但不容置疑的是,我国与以色列的考试文化传统、教育情境具有相似性。同时,他的学说拓展了考试焦虑研究的内容体系,其立论试点和分析框架对我国考试焦虑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颇具借鉴意义。结合我国考试焦虑研究现状,应当立足在地化视角剖析考试焦虑的生发机制,融通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探究考试焦虑现状,重视学习实践境遇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诉诸我国学生考试焦虑现状,需要构筑关怀感丰盈的考试焦虑学生栖居空间、推动考试焦虑知识融入育人实践的全过程并以多元适中的考试命题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尤其是过度考试焦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