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教育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00八年七月十日
教育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教育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举办国际教育展览审批的职责交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三)将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权交给部分学位授予单位。
(四)加强基础教育工作,以农村教育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农村、中西部和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改进并创新评估方式,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深化直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坚持“中央与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基础上,加大地方统筹力度。
(七)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完善民办教育宏观管理的政策措施,规范办学秩序,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
(三)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义务教育的宏观指导与协调,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制定基础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指导全国的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五)指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制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教学指导文件和教学评估标准,指导中等职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9124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游中国、写中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大力推进国情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安排和部署,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推进国情教育“三进”。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制定《关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生教材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制度,切实推进国情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不断改变口号多于理念、概念多于实际的情况,加强大学生对祖国壮美河山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向往之情和游览之意。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实践育人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应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不少于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各地各高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探索高校、政府、企业深入合作的实践育人工作新模式,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形成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教学新局面。积极推进大学生走下课堂、走进社会,游览祖国河山、感受时代变化。特别是每年暑期,大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分赴文化景区、居民社区、革命圣地、名胜古迹等,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旅游写生等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仅2016年就有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
三是鼓励研学旅行,促进知行合一。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推进研学旅行全面开展”,在《“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品牌示范活动,北京市海淀区等成为首批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鼓励旅游景区、景点在门票及服务项目上对大学生进行优惠,并连续七年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校园行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暑期研学旅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连续三年开展“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号召全国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研学旅游,了解和体会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文明旅游,活动参与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200所高校的2万余名大学生,举行线下签名活动近百场,吸引50多万名大学生签名支持。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一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文化育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要注重实践育人”等要求,制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落实方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创新计划”“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在制定的92个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将“游中国、写中国”活动列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在高校打造学生喜闻乐见、深度参与的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繁荣校园文化交流。
二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温馨提示: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