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62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5 篇 法学
    • 89 篇 政治学
    • 7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62 篇 哲学
    • 62 篇 哲学
  • 20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81 篇 品德教育
  • 79 篇 中国
  • 48 篇 青少年读物
  • 45 篇 政治、法律
  • 43 篇 中国政治
  • 42 篇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
  • 16 篇 通俗读物
  • 9 篇 青年读物
  • 9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8 篇 中国文学-读物-德...
  • 8 篇 少年读物
  • 7 篇 道德修养
  • 5 篇 地点:中国
  • 4 篇 学科:通俗读物
  • 3 篇 连环画
  • 2 篇 历史故事
  • 2 篇 古代
  • 2 篇 故事
  • 2 篇 研究
  • 2 篇 中国文学

作者

  • 70 篇 徐潜
  • 70 篇 栾传大
  • 44 篇 赵云龙
  • 44 篇 赵钢
  • 11 篇 朱定昌
  • 9 篇 于永玉
  • 5 篇 吴亚玲
  • 4 篇 陈金华
  • 4 篇 吴亚铃
  • 3 篇 木子
  • 2 篇 王易
  • 2 篇 丁纾寒
  • 2 篇 杨宏峰
  • 2 篇 冯冀
  • 2 篇 武卫政
  • 2 篇 薛海林
  • 2 篇 黄世新
  • 2 篇 陆嘉宁
  • 2 篇 王学松
  • 2 篇 阎宝华

语言

  • 1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丛书名=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排序:
神勇果敢  4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这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中的一本,收集了很多中国历史上神勇果敢的故事,包括墨子破云梯救宋、刘邦取粮入关中、击一得二破张步等。
来源: 评论
见利思义  4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这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中的一本,收集了很多中国历史上见利忘义的故事,包括子皮让相扶子产、酒会绝缨、孟子重义轻利等。
来源: 评论
百折不挠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04070606
来源: 评论
讽古思今  4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读物,收集了许多讽古思今的小故事,包括“不死之药”、“枯鱼之肆”、“泰山之力”、“肉食者”等。
来源: 评论
敬业尽责  4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奠基人张骞、卫青不败由“天幸”、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农人当上了大官等。
来源: 评论
团结友爱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04070606
来源: 评论
移风易俗  4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是该套文库的其中一本。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济困扶危  4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本书内容包括:汤捕鸟网开三面、刘备撤军不弃民、孙思邈解百姓疾苦、小县令大作为等。
来源: 评论
谦虚礼貌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2008年
作者: 徐潜 栾传大
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读物,收集了许多中国历史上谦虚礼貌的故事,包括“周公言教身带论谦虚”、“孔子谈破满”、“孟母教子以礼”、“礼酒待客”等。
来源: 评论
整洁健身 2  第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经典故事
2006年
作者: 于永玉 吴亚玲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