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工学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系统科学

主题

  • 5 篇 教材
  • 2 篇 高等学校:技术学校...
  • 2 篇 电工技术
  • 2 篇 工业技术
  • 1 篇 程序设计
  • 1 篇 高等教育
  • 1 篇 高等职业教育
  • 1 篇 电气测量技术及仪...
  • 1 篇 储存程序控制电话...
  • 1 篇 c语言
  • 1 篇 计算机控制
  • 1 篇 自动控制理论
  • 1 篇 气动技术
  • 1 篇 液压传动
  • 1 篇 单片微型计算机

作者

  • 2 篇 肖前军
  • 1 篇 陈亮副
  • 1 篇 陈媛媛
  • 1 篇 朱鸿
  • 1 篇 易谷主审
  • 1 篇 秦祖铭
  • 1 篇 严海颖
  • 1 篇 朱奎林
  • 1 篇 秦建生参
  • 1 篇 李会军
  • 1 篇 涂仁喜
  • 1 篇 周进民
  • 1 篇 彭伦天
  • 1 篇 廖建文副
  • 1 篇 田宜驰
  • 1 篇 胡昌荣
  • 1 篇 何兵
  • 1 篇 贾正松
  • 1 篇 王雪萍副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丛书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材 电子电气类"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单片机技术与项目训练 C语言版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三"规划教材--电子电气
2017年
作者: 肖前军 李会军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电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也是电子领域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基本技能。《单片机技术与项目训练:C语言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三规划教材·电子电气》是根据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程控交换设备组网与配置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材 电子电气类
2010年
作者: 陈媛媛 肖前军 王雪萍副
教材以中兴的ZXJ10交换机设备为例,主要介绍了电话网的三种组图方式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软件配置,即本地端局组网与配置、本地汇接局组网与配置、长途电话网组网与配置。
来源: 评论
计算机控制技术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电气
2010年
作者: 严海颖 易谷主审
本书从工程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软、硬件技术。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分和发展,总线接口与过程通道等。
来源: 评论
电工基本实训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电气
2009年
作者: 秦祖铭 朱奎林
本实训教材着重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电气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电工基本技能,共包括7个实训;第二部分为电动机及基本控制电路,共包括9个实训;第三部分为手工焊接技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子测量技术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电气
2009年
作者: 田宜驰 贾正松 廖建文副
本书紧密结合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突出应用性、针对性,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教材参考教学时数为40学时。全书共分为八章: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本知识、电压测量与电压表、电路基本元件参数的测量、测量用信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液压与气动技术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程·电子电气
2009年
作者: 周进民 涂仁喜 胡昌荣 陈亮副 朱鸿 彭伦天 秦建生参编
本书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编写,全书分为16个项目,项目1~项目10为液压传动部分,项目11~项目16为气压传动部分。本书主要介绍了液压与气动的基本知识;常用元件、装置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元件选用和调试的基本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核心课程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电气
2008年
作者: 何兵
本书主要叙述了常见的电气、机械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从时城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出发,着重阐述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等。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