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9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55 篇 电子文献
  • 6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 篇 历史学
    • 24 篇 中国史
    • 11 篇 考古学
  • 15 篇 艺术学
    • 10 篇 美术学
    • 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1 篇 理学
    • 11 篇 地理学
  • 9 篇 管理学
    • 8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法学
    • 7 篇 民族学
    • 2 篇 社会学
  • 5 篇 工学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主题

  • 13 篇 简介
  • 7 篇 生平事迹
  • 7 篇 广东省
  • 6 篇 传记
  • 6 篇 广州市
  • 5 篇 概况
  • 4 篇 民间工艺
  • 3 篇 潮州市
  • 3 篇 中国
  • 3 篇 研究
  • 2 篇 艺术
  • 2 篇 学科:生平事迹
  • 2 篇 地点:潮州市
  • 2 篇 城市道路
  • 2 篇 客家
  • 2 篇 民居
  • 2 篇 古典园林
  • 2 篇 开平市
  • 2 篇 肇庆市
  • 2 篇 工艺美术

作者

  • 3 篇 朱万章
  • 2 篇 岭南文库编辑委员...
  • 2 篇 李穗梅
  • 2 篇 叶春生
  • 2 篇 广州市越秀区文联
  • 1 篇 贝闻喜
  • 1 篇 吴瑞群
  • 1 篇 丘均
  • 1 篇 吴奎信
  • 1 篇 陈夏
  • 1 篇 林雄
  • 1 篇 赖展将
  • 1 篇 曾应枫
  • 1 篇 张朝发
  • 1 篇 林超富
  • 1 篇 黄伟林
  • 1 篇 余婉韶
  • 1 篇 沈仁康
  • 1 篇 李绪洪
  • 1 篇 赖志华

语言

  • 5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丛书名=岭南文化知识书库"
5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潮汕文化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
2006年
作者: 陈泽泓
本书主要介绍了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环境、潮汕先民与民系形成、移民外迁与海外潮人、群贤毕集耀潮汕等内容。
来源: 评论
开平碉楼  第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5年
作者: 张国雄
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主要分布在广东五邑侨乡的开平市。本书介绍了开平碉楼的兴衰、分类、功能、建造、文物价值等内容。
来源: 评论
枫溪陶瓷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5年
作者: 丘陶亮
本书包括丹枫碧水照古镇、泥功火艺夺天工、桌上艺术开新篇、五湖烟月泻杯中、环保雅洁美家居、探索发展铺坦途等六部分内容。
来源: 评论
岭南水乡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5年
作者: 朱光文
本书介绍了岭南水乡的环境、类型、景观特色、建筑特色、形成原因、文化名人、价值与保护、采风等。
来源: 评论
梁廷楠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5年
作者: 王金锋
本书叙述了梁廷枏的生平事迹及其进步思想。梁廷枏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社会,从传统到近代,他的思想一方面是对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近代社会的反映。
来源: 评论
抗日名将蔡廷锴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5年
作者: 贺朗
本书介绍了抗日名将蔡廷锴的一生,包括从军报国、北伐立功、严证以待、皇军威风扫地、英烈永生、立足福建、出国考察、重建十九路军等14章。
来源: 评论
开平立园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9ling nan wen hua zhi shi shu xi
2005年
作者: 张健人 黄继烨
本书介绍了广东省开平市著名的中西合璧的园林——立园。全书包括:别具一格的园林设计;建筑明珠 各具特色;民俗风情和风味小吃;楼房别墅的钢铁“盔甲”等九个部分。
来源: 评论
岭南书法  第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4年
作者: 朱万章
本书主要对宋代以来在岭南书法史上产生重要的五十余位书家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作了全面介绍。
来源: 评论
孙中山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2004年
作者: 李吉奎
本书记述了这位历史巨人,从“贫困之农家子”到流亡革命家;从不懈地组织武装起义推翻帝制,到建立民国;从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到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谋求国家和平统一的奋斗生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