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6型
乳鼠模型
生物学特性
基因重组
摘要:
目的 利用乳鼠模型分析广东省CVA6重组和非重组流行株生物学特性,为CVA6致病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乳鼠模型,将重组株与非重组株分别感染乳鼠,比较感染乳鼠的致病力、组织病毒载量水平、组织病理分析情况、免疫组化分析情况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CVA6重组株组中位生存时间(感染后3 d)较短于CVA6非重组株组(感染后6 d)(P<0.01)。感染后2组乳鼠多个组织均可检测到病毒,其中CVA6重组株组肺组织病毒载量是CVA6非重组株组的1.78倍。2组乳鼠均出现多器官损伤,病毒抗原弥漫性分布于骨骼肌纤维,其中IHC染色CVA6重组株组较CVA6非重组株明显;2组均存在肌肉损伤,其中CVA6重组株出现骨骼肌萎缩,CVA6非重组株出现肌肉溶解。2组感染乳鼠血浆均检测到IL-6、IL-10、IFN-γ及TNF-α,对于IL-6,CVA6重组株组IL-6下降水平低于CVA6非重组株,第4天时CVA6重组株组其含量(22.17 pg/mL)明显高于CVA6非重组株组(3.09pg/mL)(P<0.01);对于IFN-γ,CVA6非重组株组在第1—2天其含量显著高于CVA6重组株组(均P<0.01);IL-10及TNF-α在组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广东省CVA6重组株感染乳鼠的生存率显著低于CVA6非重组株;两者对细胞因子IL-6与IFN-γ的影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