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黑附球菌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毒力测定
摘要: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枯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本试验于2023年8月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和大庆市分别采集紫花苜蓿叶枯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并纯化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紫花苜蓿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值为10,全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在马铃薯蔗糖琼脂(Potato saccharose agar,PS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在水琼脂(Water agar,W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慢。碳源和氮源选择上,菌丝分别在麦芽糖和磷酸二氢铵上生长速度最快,在蔗糖和硝酸钾上生长速度最慢。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30%吡唑醚菌酯抑菌作用最强,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 50)为0.2819μg·m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