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药
脑卒中后抑郁
生物学机制
海马突触可塑性
氧化应激
肠道菌群
瘀阻脑络、肾脑失济
摘要: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共病,其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极为重要,在PSD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研究表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在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尤为彰显,各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PSD发生发展。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PSD是中医药干预防治的优势病种,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成绩斐然。文章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等新近生物学机制在PSD中的作用入手,结合“瘀阻脑络、肾脑失济”中医学病机,提出益肾填精、活血通络的诊疗思路,倡导针药同治的干预措施,旨在为深入了解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以及未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