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果沙枣
果实褐斑病
杀菌剂
抑菌圈试验
室内毒力
摘要:
明确沙枣果实褐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并室内筛选防治药剂,可为沙枣果实褐斑病的科学研究和化学防控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通过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褐斑病病菌在不同碳源种类、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初步明确该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试验,根据毒力回归方程求得的各杀菌剂抑菌中浓度(EC50),筛选对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药剂。结果表明:除光照条件外,其他3种因素均对病原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适培养基为以葡萄糖为碳源的PDA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6±1)℃,最适pH值为7左右,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全光照;不同药剂对大果沙枣果实褐斑病原菌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5%吡唑嘧菌酯(23.099 mg/L)、43%戊唑醇(24.060 mg/L)、40%氟硅唑(36.454 mg/L)和80%代森锰锌的EC50(97.207 mg/L)均低于100 mg/L,对病原菌具有较强毒力。对沙枣果实褐斑病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菌的最佳生长环境,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室内筛选的4种杀菌剂可以作为田间防治试验的备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