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因特网
行为
成瘾
精神卫生
神经生物学
干预性研究
学生
摘要:
目的观察多感官刺激干预对网络成瘾综合征(IAD)大学生心理状态、神经生物学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IAD干预方案的优化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于2022—2023学年的春季学期开学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年级IAD大学生11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体育锻炼组、观察组(各28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干预,体育锻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体育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多感官刺激干预;多感官刺激干预包括色彩、香薰、音乐、含片、揿针、推拿、太极、静功8种手段。干预时间为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3组均干预12周。观察干预前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自我控制量表(S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测量血浆多巴胺(DA)和β-内啡肽(β-EP)质量体积浓度,并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分析N200的波幅和潜伏期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IAS-R评分(36.08±4.98)低于体育锻炼组(49.55±5.19)和对照组(54.82±4.10),SCS评分(76.08±1.98)高于体育锻炼组(66.16±1.92)和对照组(52.59±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08,13.18,P值均<0.05);SCL-90各个维度得分比较,观察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4个维度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11,8.92,8.17,8.48,P值均<0.05);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其他3个维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4.20,5.16,5.60,P值均<0.05);3组在恐怖、偏执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24,0.19,P值均>0.05);观察组在血浆DA、β-EP及N200的波幅和潜伏期水平均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92,8.93,6.24,8.05,P值均<0.05)。结论多感官刺激干预可以缓解IAD大学生的相关症状,改善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电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