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羌活胜湿汤
偏头痛
同病异治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羌活胜湿汤的成分、靶点及机制差异,初步阐明“同病异治”在偏头痛中的内涵。方法 通过TCMSP检索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羌活胜湿汤的有效成分,并在SwissTargetPrediction中预测潜在靶点,通过TTD、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偏头痛的疾病基因,运用Cytoscape3.9.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用DAVID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选取成分-靶点网络中度值较大的关键靶点和关键成分,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及羌活胜湿汤共同靶点320个,半夏白术天麻汤特有靶点319个,羌活胜湿汤特有靶点66个。二者可能通过IL6、AKT1、TNF、VEGFA等共同关键靶点及HIF-1、IL-17等信号通路作用于偏头痛。其中,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GABRB3、CHRM2、GABRB2等蛋白所富集的5-羟色胺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MAPK信号通路发挥特有作用。羌活胜湿汤通过IL10、CAMK2B所在的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存活等途径治疗偏头痛。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结构稳定。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内生风痰之头痛,羌活胜湿汤主治外感风湿之头痛。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二者既具有共同的靶点与作用通路,也有各自特有的靶点与作用通路,通过对差异靶点和通路的分析,可初步阐明同病异治不同证型头痛的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