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种群动态
环境因素
生物学特性
摘要:
为了掌握梅下毛瘿螨发生范围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田间种群消长动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普查的方法,通过定点定期调查,分析梅下毛瘿螨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梅下毛瘿螨在巴州杏树上普遍发生,瘿瘤株率8.87%~100.00%,螨情指数1.60~100.00。梅下毛瘿螨越冬螨活动最早可见于2月下旬,产卵最早可见于4月中旬,4月下旬可见若螨,最早成螨于5月上旬出现。梅下毛瘿螨完成1个世代发育所需积温在342.0~402.2℃·d,历期13~15 d。该螨在3—10月均有危害,1年发生10~12代,1年有2次虫口高峰,分别在5—6月和9—10月,其中4—6月危害较严重。梅下毛瘿螨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最适空气相对湿度在21.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