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智慧博物馆
生态学
生态系统
摘要:
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顺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地球概念提出,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另一方面是在错综复杂的技术探索中,梳理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之后,围绕着智慧地球的概念衍生出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等概念,而智慧博物馆,乃是由其衍生出的子概念,智慧博物馆的产生是在博物馆信息化以及数字博物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与智慧地球的相关理念碰撞之后的产物。当前,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藏品保护,以及组织策划展览的过程中,多以“经验型”决策为主。由于人力获取分析数据的能力有限,决策过程往往依靠其直觉,且会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决策者主观偏好等因素影响,导致做出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低理性特征。为此,智慧博物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博物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和组织策划展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帮助博物馆从根本上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之所在。博物馆便可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对各项业务调整,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以及藏品保护水平。因此,智慧博物馆核心在于管理模式的变化,即以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智慧博物馆生态系统,结合数据驱动与生态学相关理论成果,以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智慧博物馆内部的技术和组织流程等,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活动关系进行研究。其实质是系统分析,智慧博物馆发展与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发挥数据在各个组成要素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智慧博物馆生态系统有着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智慧博物馆生态系统的构建,主要从技术和组织流程两个角度出发。首先,智慧博物馆技术生态系统,由以数据采集为代表的数据生产者,以数据挖掘、云计算为代表的数据消费者以及以数据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分解者三部分构成。其次,组织流程生态系统的构成,由藏品研究以及展览策划组织人员为代表的生产者,以观众与藏品为代表的消费者,以及对场馆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的工作人员为代表的分解者三部分构成。最后,对智慧博物馆生态系统的运行进行系统分析,该系统的运行,由组织流程生态系统发挥主导作用,其运用智慧博物馆技术生态系统的相关组成部分,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健康运行。目前,博物馆发展处于博物馆信息化以及数字博物馆阶段,并逐步向智慧博物馆发展。博物馆已积累大量藏品状态数据,以及藏品管理数据。在智慧博物馆阶段,主要采集观众相关数据进行。为支撑智慧博物馆生态系统运行,首先,应从多角度保护观众数据安全;其次,以整体理念加强智慧博物馆内部数据融合;第三,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职能转化;最后,促进智慧博物馆集群发展。对智慧博物馆生态系统建构所做的初步探讨,亦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运用和验证,并以此推动智慧博物馆的发展。为此,以开封市博物馆为例,从相关技术以及组织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尝试构建开封博物馆智慧化生态系统,并对其具体运行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本文所构建智慧生态系统的实践价值及其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