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田阳壮族舞狮
文化
变迁
摘要: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建设体育强国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地处祖国边疆地区的田阳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田阳壮族舞狮,并于2011年被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一直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促进田阳地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但伴随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田阳壮族舞狮在保护与传承方面显现出诸多问题,文化生态结构逐渐失衡。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文化结构理论,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田阳壮族舞狮的内外生态系统分析其文化的形成、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再从现行文化生态语境中揭示其文化的变迁与内在逻辑,最后结合内外生态系统和现行生存语境,探讨田阳壮族舞狮的生存困境,并根据生存困境提出纾解建议。得出以下结论:
1、田阳壮族舞狮源于农耕文化,融入民族宗教信仰与军事活动,发展于民间习俗。表演形式有高空和地面之分,其“北狮南舞”的文化交融与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现,为当地文化注入了丰富内涵。同时,田阳壮族舞狮还具有文化交流、经济开发、审美艺术、学术研究和健身娱乐等多重价值。
2、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文化结构理论剖析田阳壮族舞狮文化,可将其分为外生态和内生态两个层面。外生态层面,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田阳壮族舞狮文化得以孕育和发展。内生态层面,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田阳壮族舞狮文化的独特内涵。
3、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探讨田阳壮族舞狮文化的多维变迁。主要表现为:原始生态到现代空间的场域融合,农耕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民间力量到政府力量的主体扩展,民间自发与政府引导的组织结合,以及从宗教祭祀到文化娱乐的功能拓展。通过解析发现其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在于,物质文化与主体意识相互关联,制度文化与自身发展相互影响,精神文化与生活环境相互促进。
4、在现代文化生态语境下田阳壮族舞狮的生存也面临困境。研究发现:田阳壮族舞狮在外生态层面,面临原生态场域瓦解,民族文化记忆淡化;人才流失,传承面临挑战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内生态层面,田阳壮族舞狮也有着过度依赖节日平台;自身发展瓶颈凸显以及传统与现代融合交汇点难寻等困境。
5、针对田阳壮族舞狮的生存困境提出以下纾解策略:通过整理历史资料、完善传承机制以及引入市场机制等外生态层面的措施,有效加深民族文化记忆,营造田阳壮族舞狮活态传承环境,增加活动经费。并提出拓宽传播路径、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注入创新元素等内生态层面的策略,为田阳壮族舞狮的活态传承和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