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口腔衰弱
相关因素
混合研究
健康生态学模型
摘要:
目的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理论框架,调查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现状,统计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的发生率,分析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的相关因素;并通过质性访谈进一步了解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综合分析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出口腔衰弱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解释性序列设计混合研究方法。1.量性研究:于2023年3月至9月期间,选取武汉市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口腔衰弱指数量表、简明口腔健康检查量表、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FRAIL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共收集326名研究对象,分析其口腔衰弱相关因素。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口腔衰弱独立风险因素。2.质性研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对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预访谈完善访谈提纲,选择目的抽样法对1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NVivo 11.0软件整理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1.量性研究结果
(1)本研究共发放33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6份,问卷回收率为96.44%。社区老年人共249人发生口腔衰弱,发生率为76.4%;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素养处于低水平状态,其总分为(33.88±8.74)分;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效能得分为(56.12±6.88)分。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特质层面:年龄χ2=8.222,P=0.016)、患慢性病个数χ2=6.361,P=0.042)、多重用药状况χ2=13.562,P=0.001)、认知状况χ2=5.130,P=0.024)、营养状况χ2=11.322,P=0.003)、口腔健康检查评分(Z=-3.102,P=0.002);心理及行为特点层面:抑郁状况χ2=9.317,P=0.002)、吸烟状况χ2=4.328,P=0.037)、饮酒状况χ2=3.908,P=0.048)、衰弱状况χ2=6.620,P=0.010)、口腔健康自我效能评分(Z=-3.629,P<0.001);生活及工作条件层面:居住状况χ2=9.527,P=0.002)、受教育程度χ2=8.097,P=0.044)、月收入状况χ2=9.309,P=0.025);人际网络层面:兴趣爱好种类χ2=14.441,P=0.002);政策环境层面:医疗保险类型χ2=10.120,P=0.018)可能是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的相关因素。
(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大专本科及以上(OR=0.377,95%CI=0.170~0.836)、有2种兴趣爱好(OR=0.339,95%CI=0.187~0.615)、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OR=0.972,95%CI=0.950~0.993)是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用药种类≥1种(OR=2.079,95%CI=1.112~3.886)、有营养不良风险(OR=2.858,95%CI=1.468~5.563)、抑郁(OR=3.668,95%CI=1.502~8.959)、饮酒(OR=2.182,95%CI=1.117~4.260)、身体衰弱(OR=5.638,95%CI=1.303~24.399)、独居(OR=3.206,95%CI=1.383~7.429)是社区老年人发生口腔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持有其他医疗保险类型的老年人相比,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人口腔衰弱的发生率更高(OR=3.931,95%CI=1.609~9.605)。
2.质性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以口腔健康状况为主要关注点,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进行主题提炼,最终提炼4个主题和13个亚主题,(1)个人特质: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知识缺乏、重视程度不足;(2)行为特质:口腔卫生习惯、日常饮食习惯、口腔保健习惯、就医延迟;(3)社会支持:子女支持程度、知识获取途径单一、专业素养有待提升;(4)生活条件:经济负担、辅助清洁工具。
3.混合研究结果
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率较高,且老年人口腔健康素养和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水平均处于中低状态,大多数社区老年人不满意自身的口腔状况,牙齿缺失、牙周炎、咀嚼困难、牙齿疼痛等多种口腔问题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这提示我们应当重视保护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降低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率,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结论
1.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率较高,且口腔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有2种兴趣爱好、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是社区老年人发生口腔衰弱的独立保护因素。服用药物种类≥1种、有营养不良风险、抑郁、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