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柚皮苷
化学稳定性
配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密度泛函理论
抗氧化活性
摘要:
目的基于中药复方中柚皮苷与单体柚皮苷热稳定性的差异,从核心功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角度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合理性。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柚皮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核心靶点、关键信号通路及生物过程等生物信息,验证柚皮苷作为丹苓补骨胶囊核心功效成分和质量指标性成分的合理性;利用UPLC-Q-TOF/MS技术对丹苓补骨胶囊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及DPPH、ABTS、ORAC 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预测分析各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强弱及抗氧化作用机制,进而从核心功效成分化学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探讨复方配伍的合理性。结果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柚皮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作用靶点为34个,其中有6个核心靶点,分别为ALB、TNF、ESR1、CASP3、SERPINE1、ACE,柚皮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涉及细胞周期、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物过程以及p53、IL^(-1)7、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柚皮苷与核心靶点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结合效果良好,结合能均小于-5 kJ·mol^(-1);通过UPLC-Q-TOF/MS技术确定了丹苓补骨胶囊中柚皮苷、淫羊藿苷、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4种天然酚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存在;DFT计算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4种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淫羊藿苷和柚皮苷;稳定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丹苓补骨胶囊中丹酚酸B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对柚皮苷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显著提高复方中柚皮苷的热稳定性。结论丹苓补骨胶囊中丹参等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药味与君药骨碎补配伍时,丹酚酸B等抗氧化活性强于柚皮苷的成分在处方中可充当抗氧化剂,从而显著增强柚皮苷在生产和制剂贮藏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其在丹苓补骨胶囊中含量的稳定,有利于改善丹苓补骨胶囊的质量和临床疗效。进而从中药复方核心功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角度证实了丹苓补骨胶囊中君药骨碎补与其他药味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