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土草
退化高寒草地
养分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比
时间动态
摘要:
为了解三江源高寒区乡土草营养元素的利用策略,以退化高寒草地“黑土山”种植的8种乡土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8种乡土草7—9月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乡土草茎和叶的养分含量存在差异,碳、氮含量整体呈现叶>茎,其中沱沱河梭罗草茎的碳含量及叶的碳、氮含量在9月最高,发草7—9月茎叶的磷含量均最高。8种乡土草叶的N:P和C:P随着时间变化呈现较大波动,而茎的N:P随着时间延长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除乡土草叶的N:P外,物种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乡土草茎和叶的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有极显著影响。8种乡土草茎的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系数均大于叶的。乡土草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因子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综上,三江源区乡土草碳、氮、磷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各不相同且呈现时间动态变化,茎叶养分含量直接与土壤性质相关。因此,可将乡土草茎叶的养分变化作为恢复退化草地的生态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