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沙城岩体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Ⅰ型花岗岩
岩浆氧逸度
摘要:
冀北康保县北沙城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是北沙城铅锌银铜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之一。为查明北沙城岩体成因及其与北沙城矿床之间的成因关系,笔者等对北沙城岩体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分别形成于276.1±0.6 Ma、274.9±0.7 Ma,为早二叠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均具有高硅、富碱、过铝质的特征,其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式,具中等Eu负异常(0.44~0.62),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Sr等高场强元素,二者为同一岩浆系统不同演化程度的产物。北沙城岩体ε_(Hf)(t)值为-7.37~-14.54之间,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在1763~2215 Ma之间,表明北沙城岩体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岩浆氧逸度(NNO)在-4.78~-0.11之间,黑云母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740~766℃和280~441 MPa,似斑状花岗岩含水量在11.3%~13.2%,花岗斑岩含水量在8.00%~8.30%之间。低氧逸度和过早的流体出溶不利于Pb、Zn、Cu的富集,北沙城岩体可能并非成矿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