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营养盐
富营养化
生态风险
近岸海域
南海
摘要:
南海近岸海域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的威胁,而有关南海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采集了中国南海近岸海域161个站点的水质样品并获得了其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等数据并估算了各站点的富营养化指数(E)。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和珠江口海域的水体pH值总体偏高,而粤西、粤东和海南海域的水体pH值相对较低;北部湾和珠江口的水体DO水平较高,而粤西、粤东和海南的DO浓度较低;北部湾水体的COD浓度最高,而珠江口、粤西和粤东海域略低,海南海域的COD浓度最低;无机氮浓度在北部湾海域最高,粤东和珠江口次之,粤西和海南海域相对较低;活性磷酸盐浓度最高的海域为粤东,其次为珠江口和北部湾,而粤西和海南海域最低。基于上述数据,估算结果显示北部湾海域E值最高(最大63.34,均值6.30),粤东次之(最大17.84,均值3.74),粤西(最大17.33,均值0.44)和珠江口(最大2.93,均值0.39)相对较低,而海南海域E值最低(最大0.49,均值0.02),指示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位于北部湾、粤东和粤西海域,轻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为珠江口海域,其他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较轻。引起北部湾海域重度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是工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水产养殖过程中无机氮的过度排放,而粤东海域富营养化加剧可能主要与富含活性磷酸盐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有关。北部湾和粤东海域严重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的pH和DO明显降低,进而可能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