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芝麻蒴果
化学催熟剂
光合效率
产量
脂肪含量
蛋白含量
摘要:
为探明不同催熟剂对芝麻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芝麻的机械化收获提供理论支持。选用商芝196采用常规种植,在芝麻终花期喷施化学催熟剂乙烯利、立收谷+乙烯利和540 g/L噻苯·敌草隆+乙烯利,分别在3、6、9 d后调查蒴果层的脱叶和脱水情况、蒴果光合特性、光合效率、千粒重等。结果表明,随催熟天数的增加,蒴果、茎秆和籽粒含水量都下降,且显著低于CK(清水),并且随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加;脱叶率和落叶率不断提高,且显著高于CK;3种催熟剂中,立收谷+乙烯利处理对芝麻脱水和脱叶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540 g/L噻苯·敌草隆+乙烯利处理。催熟剂处理后,蒴果叶绿素含量不同程度下降,随催熟天数的增加,立收谷+乙烯利处理蒴果叶绿素破坏严重,芝麻蒴果实际光合速率较CK显著降低,PSⅡ潜在活性(F_(v)/F_(o))和光化学效率(F_(v)/F_(m))均下降。540 g/L噻苯·敌草隆+乙烯利处理叶绿素含量随催熟天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催熟处理后,芝麻千粒重和脂肪、蛋白质含量均下降,立收谷+乙烯利处理影响最为显著,540 g/L噻苯·敌草隆(SC)+乙烯利处理对芝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最小。综合分析表明,540 g/L噻苯·敌草隆(SC)45.0 g/hm^(2)+乙烯利2500 g/hm^(2)复配组合下脱叶、脱水和催熟效果显著,对后期蒴果的光合效率影响较小,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催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