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电化学发光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方法学比对
摘要: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方法学比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评估方法,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参比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健康体检者剩余血清321份,分别由两种方法检测。采用SPSS 25.0及MedCalc20.2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估结果的一致性,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Bland-Altaman图比较两种方法的平均相对差异。以25(OH)D≥20ng/mL、12~20ng/mL和<12ng/mL作为临床判定维生素充足、不足和缺乏的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P<0.001)。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15,一致性较差。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0.189+0.709 X,斜率为0.709(95%CI:0.667~0.755),截距为0.189(95%CI:-0.674~1.167),斜率不包括1,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比例差异。Bland-Alta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30.2%。25-羟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断总体符合率为65.1%,缺乏符合率为96.4%。结论两种方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偏差较大,但临床营养状况判断中缺乏符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