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
黑云母
岩浆流体性质
氧逸度
岩石成因
摘要:
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内发育众多成岩时代集中于37~33 Ma的富碱斑岩,其中部分岩体(富矿岩体)与带内Cu-Au-Mo矿化关系密切,部分岩体(贫矿岩体)尚未发现矿化,前人研究多集中于二者在岩石地球化学上的差异,缺乏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对比。本文以北衙富矿石英正长斑岩、马厂箐富矿花岗斑岩、白莲村贫矿正长斑岩和松桂贫矿正长斑岩为研究对象,对富矿与贫矿岩体中的黑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计算了富矿与贫矿岩体岩浆流体性质、岩浆氧逸度,揭示了富矿与贫矿岩体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讨论了富矿岩体与贫矿岩体在矿物化学尺度上的差异。黑云母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富矿与贫矿岩体中的黑云母均为岩浆成因,且富镁w(MgO)范围8.86%~15.54%,Fe^(2+)/(Mg+Fe^(2+))比值范围0.29~0.53,属于镁质黑云母。富矿与贫矿岩体中的黑云母具有显著不同于S型和A型花岗岩的Mg/(Fe+Mg)、log(X_(F)/X_(OH))和Al~(VI)值,指示母岩浆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均来自新生下地壳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富矿岩体中的黑云母IV(F)(1.21~1.71,平均1.43)、IV(Cl)(-4.25~-3.03,平均-3.84)低于贫矿岩体中的黑云母IV(F)(1.61~1.91,平均1.76)、IV(Cl)(-4.61~-3.29,平均-3.74),表明富矿岩体中的云母更加富集F和Cl。富矿岩浆流体相比于贫矿岩浆流体具有更低的log(fH_(2)O/fHF)^(fluid)值(富矿:3.80~4.54,平均4.1;贫矿:3.99~4.60,平均4.28)和略高的log(fH_(2)O/fHCl)^(fluid)值(富矿:2.88~4.20,平均3.64;贫矿3.02~4.18,平均3.63),表明贫矿岩浆流体较富矿岩浆流体显示出更为富集的HCl,但富矿岩体早期岩浆氧逸度远高于贫矿岩体,由此看出,岩浆流体Cl含量高低并不是控制岩体成矿的第一决定性因素,岩体含矿与否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因素控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氧逸度的高低对岩体的成矿与否更为重要。综上,黑云母指示地质过程较为有效,但是部分结算结果仍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