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子网络
质量亏损过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MS)
多元统计分析
差异化合物
成分鉴定
三萜类成分
摘要: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MS),联合质量亏损过滤(MDF)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建立快速鉴定茯苓类药材中差异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PLC-Q-Orbitrap-MS对茯苓类药材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及鉴定,借助MDF对三萜类成分进行裂解行为研究和结构鉴定,基于各成分MS/MS离子碎片的相似度创建全球天然产物社会分子网络(GNPS),利用软件Cytoscape 3.6.1可视化结构相似的分子簇,对主要的化合物类别的结构进行鉴定及确证。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P<0.05为标准筛选5种茯苓类药材的差异成分。结果: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出66种化合物,经MDF新鉴定出8种化合物,经GNPS新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共鉴定出102种化学成分,其中三萜类成分43种,糖类成分16种,氨基酸及肽类26种,核苷类3种,其他类化合物14种。茯苓皮和野生茯神中的三萜类成分居多,茯苓和人工茯神的氨基酸及肽类成分最多,茯苓皮的糖类成分最多,茯苓和人工茯神中Ⅰ型三萜和Ⅱ型三萜含量较高,茯苓皮中Ⅲ型三萜含量较高,茯神木中4种类型的三萜类均含量较高,野生茯神中Ⅰ型、Ⅱ型、Ⅳ型三萜含量较高。筛选出12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包括丝氨酸、鸟嘌呤核苷、没食子酸、2-辛烯醛、麦芽三糖、栓菌酸、去氢齿孔酸、松苓新酸、茯苓酸A、茯苓酸B、茯苓酸E、茯苓酸G,在不同茯苓类药材中的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5种茯苓类药材中,成分的种类整体相似,但其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三萜类成分的分布上。UPLC-Q-Orbitrap-MS、MDF与GNPS整合技术的联用,可为其他中药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