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婆婆针
金盏银盘
指纹图谱
特征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摘要:
建立婆婆针、金盏银盘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2种基原鬼针草药材的质量差异特征指标,为鬼针草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 mm×250 mm,4 μm),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0.7 mL·min–1,柱温25 ℃,进样量5 μL。18批鬼针草药材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R)的相似度为0.572~0.933,共标定23个色谱峰,经与对照品对比,指认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芦丁、金丝桃苷6个成分并进行定量研究。婆婆针、金盏银盘特征图谱分别标定了20个特征峰和17个特征峰,其中峰8、9、22、23是婆婆针的特有峰,峰7是金盏银盘的特有峰,可用于区别2种基原鬼针草药材。上述6个成分含量的RSD为36%~123%。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可将18批鬼针草药材分为2类,且通过OPLS-DA项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分析筛选出婆婆针和金盏银盘的3个质量差异特征指标(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该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可对不同基原鬼针草药材一致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特异性识别两者的差异性成分,对2种基原鬼针草药材进行有效区分,为鬼针草不同基原之间的区分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