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细叶桉
间苯三酚
黄酮
木脂素
化学成分
摘要:
为研究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探究所得化合物的潜在生理活性,本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1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分别鉴定为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ehletianol C(1)、dihydrobuddlenol B(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3)、波棱素(4)、vitrifol A(5)、(-)-丁香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7)、异落叶松脂素(8)、erythro-1-(3,4-dimethoxyphenyl)-2-O-(2-methoxy-4-omegahydroxypropylphenyl)propane-1,3-diol(9)和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 alcohol(10);3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multifidol glucoside(11)、lysidiside A(12)和2,4,6-trihydroxy-1-butyrophenone-2-O-β-D-glucopyranoside(13);3个黄酮类化合物:(S)-柚皮素7-O-葡萄糖苷(14)、(-)-2,3-trans-dihydrokeampferol-3-O-α-L-rhamnoside(15)和根皮素(16);5个芳苷类化合物:garcimangosone D(17)、脱氧土大黄苷(18)、glochierioside F(19)、citrusin C(20)和苄基-β-D-葡萄糖苷(21)。化合物1~21均为首次从细叶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19和20为首次从桉属中分离得到。利用DPPH法探究所得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6、7、9、10、12、13、15和16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13.42~65.97μg/mL,均弱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其中化合物3、6和10活性相对较强,与维生素C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