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在线 精品课程 建设实践 职业教育
摘要: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也随之变化.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投入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去.本文依据在线课程建设内涵特点,以课程应用实践中存在问题为导向,并以职业院校"化学分析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师,教材,教法,学习者,共享,服务"六方面来建设在线课程,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能人才培养.
摘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此,教师要积极寻找能够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载体和路径.而项目化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既是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载体,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我是一张纸"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 OBE理念 配位化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摘要: 配位化学在化学、化工、材料、制药等方向应用广泛,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针对传统配位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切实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旨在提高学生配位化学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促进配位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太古宙 营养元素 光化学 宜居性 共演化
摘要: 太古宙是地球-生命协同演化的关键时期。营养元素的循环是连接固体地球和早期生物演化的关键纽带,但早期迥异的地表环境特征深刻影响了营养元素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围绕地球早期环境条件下的营养元素循环及生物可获得性前沿科学问题,尤其关注一些在早期生物起源和演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早期光化学环境对关键营养元素循环的影响,重点总结了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下光化学驱动的早期营养元素循环在重大环境-生物演变事件中扮演的潜在角色,最后展望了光化学影响行星系统宜居性演化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纺织品 化学助剂 污染物 模拟洗涤 暴露评估
摘要: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助剂会产生残留,可能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需重视对纺织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基于国内外现有的模拟洗涤实验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洗涤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总结影响去除率的多种因素,包括水温、是否使用洗涤剂、纺织品材质以及化合物自身性质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温水和洗涤剂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同时应重点关注Kow值高的化合物,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残留量.此外,基于现有的皮肤暴露模型,结合消费者某些特殊的接触途径和使用行为,评估了纺织品中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指出皮肤接触是重要的暴露途径,部分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卤代阻燃剂以及双酚的残留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和调查评估.目前,模拟洗涤实验以及皮肤暴露风险评估表现出良好的研究前景,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进一步明确影响化学助剂去除率的因素,制定科学的洗涤方案,构建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估模型,以降低纺织品中残留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摘要: 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修订,"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绝大多数学校,学生每天进行体育训练已成常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选拔和输送高素质体育人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无烟煤 煤基多孔炭 钾铁协同活化 氮磷掺杂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摘要: 以晋城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并以绿色无污染的高铁酸钾(K2FeO4)作为活化剂,其中钾基物质作为活化造孔剂,铁基物质催化石墨化,通过一次活化获得了孔隙丰富且具有一定的石墨微晶结构的电容器用煤基多孔炭。研究了最佳的活化温度与药剂用量,并通过扫描电镜、氮吸附测试、Raman 光谱、XRD 等手段对典型样品的理化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其电化学储能特性。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究N、P元素掺杂对多孔炭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2FeO4一步化学活化过程中,多孔炭孔隙结构由极微孔向微孔和分级孔演变,炭微晶由无定形向石墨化结构演变;当煤与K2FeO4按质量1:1,活化温度为900 ℃时,多孔炭的比表面积达到1220.82 m2/g;在0.5 A·g-1电流密度时,其电容值为149.47 F·g -1,即使在10 A·g-1高电流密度时,仍有77.39 %的比电容保持率;掺杂N、P元素后的多孔炭电化学性能也得到一定提升,比电容可达167.45 F/g,比电容保持率提升至87.98 %。该多孔炭具有价格低廉、易获取、绿色环保等优势,具备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摘要: 《化学试剂》是由全国化学试剂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有关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化学试剂、精细、专用化学品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发展水平等. 目前本刊已建立了网上投稿系统,该系统集投稿、查询、审稿、修改于一体.您在投稿时,需登录本刊官方投稿网址()进行注册(注册请用实名制),然后按照要求提交论文.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考该系统的使用说明.以下是本刊对稿件的详细要求,请您仔细阅读.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 包覆改性 尖晶石相 次表面结构
摘要: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比容量较高,是发展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过渡金属离子迁移和晶格中氧的不可逆反应等问题,导致电极材料低的首次库仑效率、严重的电压衰减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这些缺点制约了其产业化应用。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表面包覆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改性,在Li1.2Ni0.167Co0.167Mn0.666O2(LLO)材料表面包覆MoS2,同时引发了次表面结构的转变。结果表明,MoS2(MS)包覆层能防止材料本体直接暴露在电解液中,有效抑制了界面副反应。三维结构的尖晶石相提高了Li+的扩散速率。在0.1C倍率下,改性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均大于88%。与未改性材料相比,质量分数1%的MoS2包覆量样品LLO@MS1在1.0C倍率下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在5.0C和10.0C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60.0 mAh/g和129.0 mAh/g,表明该改性策略提升了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煤分子 径向分布函数 Mulliken布局分析 成键特性 化学反应性
摘要: 为了探究煤分子的结构特性及化学反应性,以文献中的煤分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其径向分布函数,采用DFT方法对其进行电荷布局分析.研究表明:煤分子结构中C-C键的成键概率大小顺序为:芳香碳之间的Car-Car键>芳香碳与脂肪碳之间的Car-Cal键>脂肪碳之间的Cal-Cal键;C-O键的成键概率大小为:芳香碳与氧原子之间的成键概率要大于碳氧双键的成键概率.煤分子结构中羧基、羰基中的碳原子以及脂肪族中的碳原子电荷数普遍高于芳香族碳原子以及含氮、含硫芳香杂环中碳原子的电荷数.所有的氧原子均带有较大的负电荷,含氧原子的官能团一般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反应.煤分子结构中杂原子的反应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