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烯烃聚合
链行走机理
教材改革
摘要:
烯烃配位聚合是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的“镍效应”发现开始,至今已七十余年。目前多数高校选用的潘祖仁教授主编的《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教材中,只涉及了Ziegler-Natta引发体系和茂金属引发体系,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仅在《高分子化学(增强版)》中有简短介绍,且“链行走”这一重要机理未见提及。从1995年Brookhart等报道的首个能够催化乙烯聚合制备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即α-二亚胺镍催化剂)以来,近30年中,后过渡金属催化烯烃聚合,尤其是以镍金属为中心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选取了具有链行走机理、具备催化α-烯烃聚合以及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能力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近年来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该部分需要增补入《高分子化学》教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