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棋楠
沉香
钻孔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棋楠沉香钻孔结香适用距离,并探索其结香质量,为棋楠沉香的优质高效生产以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不同距离钻孔诱导棋楠木结香,即4 cm(FW)、8 cm(EW)和16 cm(SW)。处理12个月后分析棋楠所结沉香的醇溶性提取物含量(质量分数)、精油含量(质量分数)以及显色反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沉香中的挥发性特征化学成分,即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PECs),并进一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分析沉香中非挥发性的PECs。【结果】(1)FW、EW和SW处理的沉香醇溶性提取物含量分别为(42.01±1.86)%、(46.60±0.73)%和(42.54±2.15)%,精油含量分别为(37.47±1.45)%、(40.47±0.91)%和(37.33±1.14)%。(2)棋楠沉香样品的显色反应表现为紫色、樱桃红和紫红色,其理化显色反应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3)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特征化学成分,其中FW、EW、SW处理下倍半萜与PECs的数量之和分别为36、38和38种,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86.63%、91.89%和79.10%。(4)共鉴定出62种非挥发性PECs,其中双环氧2-(2-苯乙基)色酮(DEPECs)、单环氧2-(2-苯乙基)色酮(EPECs)、四氢2-(2-苯乙基)色酮(THPECs)和flidersia类型2-(2-苯乙基)色酮(FTPECs)分别有5、6、3和48种,并详细解析了这4种色酮类型的裂解规律,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成功地将来自不同钻孔距离(EW、FW的处理组合(E-FW组)与SW组)的样品进行了有效区分。【结论】钻孔诱导处理在棋楠结香的诱导中展现出高效性,尤其是EW处理对棋楠树种的适组用性更为突出,这一创新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结香效率,还大幅缩短了所需时间,从而实现了沉香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