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脉菝葜
根茎
水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多羟基生物碱
摘要:
目的研究三脉菝葜根茎水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PNPG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酪氨酸(1)、尿嘧啶核苷(2)、2-(2′,3′,4′-三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4)、2-(1′,2′,3′,4′-四羟基丁基)-5-(2″,3″,4″-三羟基丁基)-吡嗪(5)、尿嘧啶(6)、2-(1′,2′,3′,4′-四羟基丁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嗪(7)、薯蓣皂苷(8)、莽草酸(9)、吡嗪(10)、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葡萄糖苷(11)。化合物8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IC_(50)值为(2.36±0.26)μg/mL,3~5、7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为(1.54±0.15)~(10.53±0.38)μg/mL。结论化合物1~7、10为首次从菝葜属中分离得到,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具有抗肿瘤活性,3~5、7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