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化学类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课程思政 教学建议
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本科阶段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将课程思政融入毕业论文(设计)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实践环节的主渠道育人优势.本文明确了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关联了毕业要求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给出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思政内容,思政教学设计、实施和考核建议,对化学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跨学科 主题教学 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摘要: 2022 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还提供了对应策略,即设立跨学科主题教学,以期优化学生能力思维的培养.不过,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未关注跨学科主题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故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对跨学科主题教学价值意义的分析,研究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实践,从知识学习、活动参与和学习体验三个维度深化学生感受,使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增强自己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化学类专业 化学实验室安全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建议
摘要: 实验室安全是化学类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本建议明确了化学类专业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明确了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各高校可参考本建议,进一步优化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夯实安全基础.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薄层色谱 柱色谱 纸色谱 操作规范
摘要: 薄层色谱、柱色谱、纸色谱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并运用色谱技术分析、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是高校化学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目前各高校色谱学实验的训练内容、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达成的教学效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针对薄层色谱、柱色谱、纸色谱实验提出了基本操作与规范建议,希望能为国内同行开展实验教学以及科研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摘要: 教师在教学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创新能力的内涵所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紧跟时代发展,实时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逻辑思维提升的同时,培养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关键词: 二氧化锰 聚3,4-乙烯二氧噻吩 有机-无机复合 电极材料
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现代的环保型能量存储设备,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环境友好等优点,为解决未来的能源危机提供给了新可能。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受到电子材料的性质的影响,其中二氧化锰因具有本征的赝电容特性而备受关注,但其离子、电子电导率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此,本文开展了导电聚聚合物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与二氧化锰藕合效应研究。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具有高的电荷迁移率、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但其循环稳定性较差。通过改变负载顺序和负载工艺分别在碳纤维布(CC)上制备了PEDOT/MnO2/CC和MnO2/PEDOT/CC两种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EDOT/MnO2/CC的电容性能要远优于MnO2/PEDOT/CC的,其在5mA·cm-2电流密度下能达到1.26F·cm-2的面积比电容。进一步将制得的PEDOT/MnO2/CC 复合电极材料组装成对称超级电容器,该器件展现出了优异的功率密度(990 mW·cm-2)和能量密度(89 mWh·cm-2)。此外,该器件在 1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连续充放 1500 次后,电容保持率为 97%,循环稳定性优良。研究发现PEDOT/MnO2/CC优异的电容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可归因于其独特的三维棒状和颗粒状的微观结构,这种复合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且利于离子和电子扩散。该研究将为高功能能量存储和转化用电极材料的设计/构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氦气 地热水 地球化学特征 新近系杨稍组 兰州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缘
摘要: 【目的和方法】盆地浅部含氦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对理解其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杨稍组BY-1地热井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质分析、氢氧同位素、14C测年和溶解气组分研究,探讨盆地浅部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伴生氦气形成机理。【结果和结论】(1)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新近系杨稍组地热水化学类型为NaCl型,δD为-78‰,δ18O为-8.7‰,3H<0.4 TU,14C表观年龄为(20.50±0.92) ka,指示其来源于古大气降水并经历了蒸发-浓缩和水-岩相互作用。(2)地热水伴生氦气平均体积分数为0.44%,达到了工业开采标准,水溶气组分和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共同指示BY-1井地热水中的伴生氦气来自于盆地基底花岗岩和变质泥质岩。(3)古大气降水通过裂隙带渗入盆地基底岩石,并与其发生水-岩相互作用,溶解周围矿物释放的氦气。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抬升背景下,深部含氦古老地层水沿断裂带向上运移并聚集在新近系杨稍组砂岩热储层中,上覆徐湾组和吊沟组泥岩等致密岩层为地热水中氦气的封存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 电化学合成 氧化还原反应 本科教学
摘要: 有机电化学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列入2023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之一.作为基础化学的重要分支,电化学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在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物理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等章节介绍了电化学基础知识,但对有机电化学的知识却鲜有提及.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有机电化学的研究热点,并探讨在本科教学中引入有机电化学相关知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硅酸盐风化 气候变化 全新世 长江
摘要: 大河流域硅酸盐风化可以显著影响海陆物质循环和气候变化。如何通过河流沉积记录解译流域风化历史一直是表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难点。虽然学术界对经典化学风化指标(如CIA、WIP等)的研究认识越来越深入,但碎屑沉积记录的风化信号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及其时间尺度还存有争议。长江作为发源于青藏高原且流域受季风显著影响的世界大河,是研究风化信号在大河流域间传递和气候-风化-沉积联系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选择长江中游、河口和东海内陆架代表性沉积记录,分析全粒级、<63μm和<2μm(黏土)三种粒级组分的风化指标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细粒级组分(黏土粒级/悬浮物)通常比粗粒级组分(全粒级/河漫滩沉积物)携带了更强的风化信号;经典风化指标反映的是流域累积风化程度,黏土组分的CIA也不能响应千年尺度上的温度变化;在千年尺度上经典风化指标变化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降雨带迁移引起的物源改变,而不是温度变化。该研究揭示了大河流域风化-气候响应与反馈的复杂性,也提出对碎屑沉积记录中风化指标的解释需要谨慎。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升华 操作规范
摘要: 升华是一种重要的固体物质分离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合物的精制.由于实验内容、实验条件以及所参考的教材对操作的描述存在差异,实验人员在进行升华实验时往往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产品纯度不合要求、产率降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本文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常压升华和减压升华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提出了规范操作建议,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重复性,为同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