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铟矿
花岗岩
地球化学指标
个旧地区
摘要:
作为21世纪的关键矿产资源,铟的成矿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大量铟矿化伴随花岗岩相关热液矿床发育,其成矿机制与花岗质岩浆的分异演化密切相关。但是,对不同类型花岗岩铟成矿差异性的对比,及由此形成成铟花岗岩地球化学成矿指标的相关工作还未曾涉及。本文以云南个旧矿集区晚白垩世(87~82 Ma)S型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矿集区东区成铟矿花岗岩与西区贫铟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同位素及矿物学特征,发现两套花岗岩均源于中元古界地壳熔融并混入幔源物质,形成于低温低氧逸度环境。但是,成铟矿花岗岩表现出显著低Zr/Hf(个旧矿集区成矿花岗岩16.48~63.15;龙岔河贫矿花岗岩73.69~74.71)与高Rb/Sr(个旧矿集区成矿花岗岩1.87~27.44;龙岔河贫矿花岗岩0.49~0.64)比值特征,指示其经历了更强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进一步对比揭示,花岗岩相关铟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为岩浆分异程度,而非岩浆源区与形成的理化学条件;Zr/Hf、Rb/Sr及稀土含量可作为判别花岗岩的成铟矿潜力的关键地球化学指标。本次研究揭示了花岗岩相关铟矿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形成了成铟矿花岗岩的关键地球化学指标,对判断花岗岩能否成铟矿以及铟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