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
道德教育
精神纽带
中华传统美德
摘要:
共同体依循着“血缘相亲—地缘相近—精神相似”的演进梯次,以伦理道德观念为其根本精神纽带,维系着成员间的文化血脉联系和共同意识。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着中华传统美德这一精神基因,铸就了和而不同、价值相融、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德基础与精神特质。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守中致和”的伦理思维、“温润如玉”的君子人格、“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勤俭克己”的修身路径等,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共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根基。在学校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石,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和合”“温润”“仁爱”“克己”等思想精华,使各民族在精神滋养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体培育需遵循“认知—情感—行动”的道德教育逻辑,引导不同群体学生在和而不同的交往交流中,增加群际接触,不断纠正各民族间的认知偏差,认同中华传统美德,深化共同体的情感共鸣,进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