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知识社会学
媒体融合
摘要:
博物馆收藏和铭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史与文化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与重要载体。依托于媒介技术发展的数字博物馆,形成了以数字化技术为途径的知识传播活动,由民族知识的创新呈现与传承唤起社会意义上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本文以知识社会学为理论框架,对数字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与作用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全息文博空间建设、虚拟现实博物展陈、文博情境增强现实、三维文博影像、多传感器融合、文博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沉浸式博物馆等博物馆形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在无障碍文化传播的理念支持下,博物馆空间无障碍、文化无障碍与信息无障碍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从面向肢残群体的无障碍博物馆建设,到基于听障群体的听觉辅助设计、手语导览服务模式的扩容,再到面向视障群体的描述式文博空间、可触碰展览服务以及无障碍博物馆的移动式应用等,构建出一幅多维、立体、全民参与的博物馆文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