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语课堂生态
农村
蒙古语授课高中
教师
学生
摘要:
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坐落于偏远农村地区,其基础外语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在内蒙古,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尤为迫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生态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及扩展,课堂生态研究受到各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最有影响的课堂生态学家多伊尔提倡课堂生态的研究。根据我国学者窦福良(2003)的研究,课堂生态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三大要素共同组成课堂生态系统,三种生态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态学的基本功能-育人。本研究旨在对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主要问题有:1.当前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的现状如何?2.当前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选取了内蒙古兴安盟某蒙古族高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方法开展研究,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在该学校高二年级5个班共发放学生问卷248份,调查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的现状;访谈对象选取了5名学生及3名教师,调查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的影响因素。并使用SPSS21.0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教学设施和师生关系持肯定态度,对学校的教室布置,座位编排、课堂纪律,学习气氛及课程教材持一定的消极态度;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持积极态度,英语学习的强烈动机、兴趣和自信程度相对不高,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相对不足;蒙古语授课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三语教学模式,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对英语学优生进行鼓励和指导,但在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对师生的访谈结果表明,影响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的主要因素有:课堂环境缺乏鲜明的英语学科特点;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课程教材缺少母语文化;传统教学方法,三语教学环境及高考分值改革政策影响课堂教学,英语教师资源不足;教师专业培训相对欠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蒙古语授课高中英语教学生态的研究,为通过提高课堂生态环境继而提升民族地区的基础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