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历史、地理 中国史 民族史志
ISBN: (纸本)9787226047682
摘要: 本卷以契丹和女真这两个民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个曾经在历史上建立过强大王朝的民族的文化遗存和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了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充分阐释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独特的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
ISBN: (纸本)9787549335619
摘要: 本论文集是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客家研究”栏目发表的175篇客家研究论文中,经过专家和编辑部的几轮评审,最终选出33篇客家研究论文,共30余万字,覆盖客家方言研究、客家历史研究、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民间信仰研究、客家民俗研究、客家文学研究6个领域。
关键词: 内容选取 教学方法 语言艺术 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摘要: 钱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从18岁起投身教育事业,历经小学、中学,而至大学,在75年的教育生涯中,钱穆先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吴晗 《李朝实录》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中朝关系史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李朝实录》影印本传入中国,引起中国学人的关注,对中国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吴晗从30年代开始,耗时近三十年,全面钩稽、抄录《李朝实录》中有关中国的史料,80年代出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是书详录朝鲜与明清交往史实、朝鲜使臣对明清政治观察与臆想等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可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乃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 “非中心观” 中国史学 历史比较 全球史观
摘要: 当代史学观念的反省和全球化进程推动着"非中心观"这一历史观念和研究取向的产生。通过对"中心观"的批判和摒弃以及对"中心"这一提法的质疑与否定,旨在树立"非中心"意识,培养多元化观点,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既重视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特殊性,又兼顾其共性和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新时期中国史学研究视野和方法的转变。"非中心观"面临的实践及其理论本身的困境也值得反思。
关键词: 多元一体 史诗 经典 意识形态
摘要: 中国文学史应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多民族文学交流史,这在当代中国文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背负着千年夷夏分割的历史和意识形态中的作祟心理,在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学道路上形成一个个隐性障碍。为此,我们中西文学与文化研究课题组从史诗问题入手,对如何建构多民族文学史观展开讨论。
关键词: 官修史 《资治通鉴纲目》 刘坦 戴名世
摘要: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四卷本出版后,虽得学界诸多好评,但仍然留下一些尚须梳理的问题。作为该书的作者之一,本人有五点新的认识:《宋书》、《魏书》皆属于官修史;《资治通鉴纲目》的编纂中,赵师渊的贡献其实不大;明代《咸宾录》一书之刘一焜《序》内的星岁纪年,是依据汉代刘歆的《三统历》,这通过民间学者刘坦的著述可以破解;而清入关前纂修的太祖实录,书名有过几次变化;康熙年间之戴名世文字狱,促使王鸿绪匆忙地进呈《明史列传稿》。这些关于中国史学史方面的认识,值得关注。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20世纪 学术史著作 王学典 编年 主编 见识 现代性特征
摘要: “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史而言,‘20世纪’不是一个普通的世纪,不是三世纪五世纪,也不是十七十八世纪,它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端”。可以说,20世纪中国史学是整个中国史学演进中的断裂时期。与此前的传统史学相比,它彰显出典型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 历史规律 人类史 两岸关系 世界史 中国史 九二共识 胡连 十年 同文同种 全球社会
摘要: “习朱会”终于落幕了。看着它的声光热,再回想过去几十年两岸走过的许多“重要节点”,让我深深感叹这些年来我们其实都在进行人类史上罕见的两个重大实验而不自知。“和平”与“创意”的实验第一,几千年的中国史及世界史都显示,国家的统或独、分或合,除了少数例外,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武力而不是和平手段解决。
关键词: 中国史学 20世纪 编年体 辨正 条目 史学发展 王学典
摘要: 王学典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总四册,分1900~1949和1950~2000两部,近200万字,将20世纪中国史学之重大事件与重要著述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堪称百年史学之"历史回顾""世纪盘点"。该书的特点,诚如编者所言取材力求广博,基本涵盖百年史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展现其整体学术面目,同时也有所倾斜和侧重,凸显史学演进的趋势和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