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史前
蚌器
农业起源
经济模式
摘要:
随着中国史前蚌器的不断出土,蚌器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目前相关蚌器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型、功能、制作工艺和使用方式等方面。蚌器在旧石器时代主要有贝刮削器、蚌刀和蚌镞等类型,其制作工艺比较原始,主要利用原蚌进行简单加工,并于蚌器中间穿一圆孔。此时期蚌器主要用于石质工具的补充。新石器时代蚌器的主要类型开始增多,包括蚌刀、蚌铲、蚌匕、蚌镰、蚌镞、嵌壳网坠等,其制作工艺不断进步,由简单加工发展至磨刃加工再发展至先对蚌器进行预制再进行穿孔和周边磨制。实验考古和功能分析认为,旧石器时代蚌器可能一器多用,而新石器时代的蚌器主要用于切、割。总之,蚌器见证了中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过程中工具加工技术的重要变革。本文创新性地总结了中国蚌器的出现和时空分布状况,发现蚌器类型最早发现于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北方地区则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两区域在蚌器的形态、工艺以及功能等各方面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出两区域在经济模式上的不同。文章也从两方面阐述了这种分布状况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深入影响,另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影响,而环境的影响因素更为强烈。在深入分析蚌器功能时,蚌器作为农作物收割工具的出现和分布均与中国食物生产的出现和分布状况相吻合,所以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史前蚌器为农业起源和传播线索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通过对整个过渡时期两个区域内出土遗物组合的对比,也明确了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过程中,南方地区采用稳定的发达的采集、渔猎经济模式,而北方主要是流动性强的狩猎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