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史学
史学史
谱系
层累
延展
摘要:
中国史学萌生于先秦,成立于汉末魏晋南北朝,定型于隋唐,转型于近代,从汉末魏晋史学独立之日起,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史学史学者都对它进行过学术阐释,每阐释一次,史学的谱系便加长增宽一次;时代越后的史学史阐释,史学的谱系便越往前拓展,形成"层累构成"的效应。魏晋时期对史学史的梳理和阐释,其结果是将西汉《史记》从经部或子部中释放出来,加入史学谱系;到了唐代,以刘知幾《史通》的《六家》、《二体》为代表,对传统史学所作的新的梳理和阐释,将周朝旧籍《尚书》、《春秋》、《国语》(以上汉志入六艺春秋经下)、《山海经》(汉志入数术)等古史,从档案旧籍和经学、数术中释放出来,加入史学谱系;明清时则提出"六经皆史"和"盈天地间皆是史学",将史学谱系再次层累和延展,上溯至周代的青铜铭文;近代后正式提出中国史学史的概念和体系,将历史文献学纳入史学史体系,将史学之源推溯至商代甲骨文。于是,中国史学经过后世学者不断地"层累造成"后,谱系日益增长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