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杨翼骧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 学科基础建设 会通 卓识 培养人才
摘要: 杨翼骧先生在数十年的中国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中,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基础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史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在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提携后进方面倾注心力,为中国史学学术史书写了极具特色的一页。
关键词: 中国史学 西方史学 在中国发现史学 在地化 全球化
摘要: 调适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始终是近现代中国史学研究时刻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在列强入侵、西学东渐的特殊情势下,近现代中国史学研究曾陷入全面拥抱西方与简单排斥西方的窘境;而今在"全球化"视野下立足自我历史文化传统,对中国史学进行"在地化"的研究,将开放的心胸与自觉的文化意识结合起来,当为中国史学研究的合理进路。
关键词: 天主教 《利玛窦中国札记》 史述 早期 海路 耶稣会士 地理大发现 中国史
摘要: 1614年,天主教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将利玛窦(MatteoRicci)在中国传教期间用意大利文撰写的札记译成拉丁文,次年在德国出版,题为“基督教远征中国史”(DeChristianaExpeditioneapudSinas)。此书即今天所熟知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述了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最初的传教经历。当时正值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欧各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贸易和殖民活动,耶稣会士把他们在中国的传教也视作一种远征或探险(expedition)。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清代 社会 民法 类型 理想 述评 中国史
摘要: 黄宗智先生之学术,不仅注重史料收集和具体细致的问题论证,而且有意识地遵循了其“从经验研究出发到理论,然后再返回到经验发现”的认识方法(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希图以此突破“中国中心观”或“西方中心观”的理论怪圈,实现中国史研究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一书亦然如此。
关键词: 博士学位 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历史学 延安大学 中国史 毕业 古代史
摘要: 谢伟峰博士 谢伟峰,男,汉族,1979年5月出生,陕西绥德人,博士。2003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关键词: 历史、地理 中国史 通史
ISBN: (纸本)9787212048716
摘要: 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给全人类都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品读中华历史丛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探寻历史风云的机会,本书深入浅出,将几千年中国历史细细说来,是一套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性历史读物。《历史这样说(细说明朝)》是《品读中华历史丛书》分册之一,是一本最新历史文化读本,全程讲述明朝那些陈年往事。阅读《历史这样说(细说明朝)》,就如同在与历史对话。
关键词: 历史、地理 中国史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ISBN: (数字)9787516802281 ISBN: (纸本)9787516802281
摘要: 本书从饮悲含恨,发愤图强;恩威并施,布德于民;挥师南下,志在中原;步步为营,所向披靡;扫清障碍,子承父业;革弊鼎新,抚国安民;精心运筹,四向拓疆;君临天下,神州统一八个方面,讲述清朝的创立以及后来的统一过程。
ISBN: (数字)9787516802267 ISBN: (纸本)9787516802267
摘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在乱世,赢在起点;英武神勇,崭露锋芒;暗结党羽,掌控朝纲;伺机逼宫,受禅登基等。
关键词: 史料
ISBN: (纸本)9787532569991
摘要: 《明实录》卷帙浩瀚,长达1600万字,令古今学者望而生畏,且古今学人多认为它是歌功颂德之作,曲笔诬饰比比皆是,不可尽信,影响了它的史料价值,因而研究成果不多。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明实录》的学术专著。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的学术结晶,揭示他们的研究成就,同时弥补其研究之不足,对前人讨论较少的部分,则予以补充和充实,对其尚未研究的领域,则予以耕耘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对明实录进行系统勾勒和全面研究。
关键词: 历史、地理 中国史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ISBN: (纸本)7532570118
摘要: 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被认为是“伪古文《尚书》”的“定案”之作,长期以来享有盛誉。如黄宗羲曾谓其“取材富、折衷当”,“仁人之言,有功于后世大矣”(《尚书古文疏证序》);纪昀等人谓其“反复厘剔以袪千古之大疑,考证之学则固未之或先矣”(《四库全书提要》)。《尚书古文疏证》原书八卷,目録凡列一百二十八条,有缺失。此书为《尚书古文疏证》之点校本,且有详细的导读,可帮助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