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隋唐
三省制
三权分立
三省分权
宰相
政事堂
摘要:
“三权分立”概念在清末传入中国后为学人所熟知,梁启超等学者开始将隋唐三省比附于“三权分立”,具有以论代史和历史为现实政治思想服务的时代特色,逻辑并不严密。20世纪中叶以后,钱穆等学者认识到了生硬比附“三权分立”的不足,将“三省分权”的理论重点放到了分割相权上来,又借此构建了“三省分割相权导致政事堂成立”的主观联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省分权学说的解释力。改革开放后,“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学说再度激起了大陆学界的讨论,将隋唐三省比附于“三权分立”的研究重现世间。尽管这些论著基本忽略了学术史梳理与概念界定,却展现了不俗的影响力,法制史领域亦对相关结论有所吸收。借助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将分权学说应用于隋唐三省的疏误可以得到辩驳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