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混元
陰陽
生命形式
審美對象人格化
泛化
摘要:
在古代書論中,“氣”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從宏觀的哲理,到書法藝術生命形式的普遍認知,再到技法運用和點畫字形的關聯性,“氣”的作用無可替代。随着詞義的不斷引申,“氣”最終泛化而成某些書家或作品的風格指向,或者象徵,因而具備了易知易解的通用性。在這方面,與之經常組合的“神”“骨”“血”等詞語很難與其比擬,由此突出了“氣”在古代書論中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氣”之原始,名爲元氣、精氣,剖分而别爲陰陽;元氣是孕化萬物的生命之母,而陰陽變化則爲具體生命形式之所以然,包括特性、规律、美感生成等。如此,易文化與陰陽觀則随氣而行,遍及書法的各個環節,使書法實踐、審美與批評表達成爲崇高、深邃、微妙而極具親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