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内在性
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解放和发展
摘要:
对“第二个结合”何以可能的论证必须从外在性的反思走向内在性的反思。马克思在对待自身文化传统时,走的是一条内在性的超越之路,他的这种内在性反思最终凝结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一个结合”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对中国旧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创造,恰恰因其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了一种内在性的结合。同样,“第二个结合”并非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抽象的、外在性的嫁接,而是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着眼于当前的主要问题和任务,着眼于社会主体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引领时代的新文化力量,不断推进人的解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