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艺术哲学
《骆驼祥子》
艺术魅力
双重语境
审美意象
摘要: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部作品,写于军阀混战之际,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旧思想交替更新,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北京,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社会底层人民苦不堪言,即使勤勤恳恳劳作也不能够拥有丰衣足食的生活。在这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将一个勤劳的底层人民逼迫为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老舍先生通过不断地观察,积累素材,从而创造出了“祥子”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以往关于本书的探讨,常常从文学的角度探究主人公祥子的形象,抑或是探讨书中造成其他底层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如虎妞、小福子等。与以往的评论不同,本文将运用艺术哲学的相关原理,从作品的艺术魅力、双重语境以及审美意象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骆驼祥子》,同时为学界研究老舍先生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