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对象
实体
原子
必要性
摘要: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是维特根斯坦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的要旨,他试图通过澄清人们对语言的逻辑的误解,为可说与不可说划清界限,从而让哲学问题消失。“图像论”、“真值函项理论”等是维特根斯坦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提出的核心思想。世界由一切发生的事实所构成,命题是事实的图像,也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在这些理论构建的基础之上,维特根斯坦自信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然而,“对象”作为贯通上述内容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身却因为缺乏作者的正面解释而充满争议。通过讨论哲学史上不同时期提出的具有不同意义的“实体”概念,以及对比维特根斯坦本人对“实体”和“对象”的论述,本文试图提出如下观点:理解“对象”的真正关键,不在于争论对象是什么,而在于澄清对象在《逻辑哲学论》中作为什么被使用。进而,通过将“对象”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进行比较,得出对象作为实体所具有的诸种特征。最后,文章讨论了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关于对象存在的归谬论证并对这一论证进行解释,说明对象在《逻辑哲学论》中作为预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写作结构及内容上,文章将具体细分为四个部分并加以论述:首先,文章试图对学界当前对对象和实体关系的讨论进行澄清,以揭示那些认为对象和实体具有同一关系的观点中存在的根本错误。同时,通过呈现实体的两种讨论方式,以及对《逻辑哲学论》中的对象与传统哲学中的实体在同一性论证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对象与实体的真正关系是在使用的层面上将对象看作实体。其次,在提出对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体,而是作为世界中的实体被使用的基础上,文章试图通过对象与德谟克利特原子之间的对比,指明对象作为世界中最为基础的实体所具有的诸种特征,了解这种特征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早期的思想是必要的。文章第三部分目的则在于给出对象在《逻辑哲学论》的整个框架中存在的必要性。通过讨论图像论、真值函项理论等维特根斯坦在本书中提出的核心思想,进一步解释其为论证对象存在问题所提出的归谬论证,指出对象的重要性在于对象是世界的基础,也是命题意义的基础,即图像论能够成立的前提。最后,文章指出,对象预设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指称理论思想,这一点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著作《哲学研究》中受到其本人的猛烈批评。同时,文章也讨论了蒯因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并将其与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进行对比,指出他们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不同进路。
本文的意义在于,“对象”作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最为基础概念之一,关联着“世界”、“图像”、“命题”、“意义”等等一系列重要的概念。理清“对象”本身,对读者理解整个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来说不可或缺。同时,维特根斯坦关于对象的预设和讨论,其背后是哲学家们一直以来有意无意坚持的指称理论传统,相关思想在哲学史上影响深远。而在《哲学研究》阶段,维特根斯坦对这种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指出这种指称理论的诸多错误,对之后心灵哲学、行动哲学等相关领域的讨论具有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