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诗词
《哲学与文化》
教学
摘要:
近年来,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焦点,这一趋势与新课标改革的理念紧密相连。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政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将其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不仅能够推动语文学科与政治学科的深度融合,还能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哲学与文化》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新教材,教材将哲学知识和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而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可以为《哲学与文化》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古诗词是我国的一种文学体式,是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和“词”的统称。古诗词意境深远,内涵深刻,在目标、内容和功能上与《哲学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思想政治课重要的课程资源。将古诗词运用于《哲学与文化》教学对思想政治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性,主要表现为有利于拓展思政课教学资源,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艺术性,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育人效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古诗词在《哲学与文化》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成效是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日益提升,教师对古诗词的育人价值不断认同以及古诗词辅助教学作用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古诗词资源的内容选取不够恰当,古诗词的内涵挖掘不充分,古诗词的课堂运用时机不够合理,古诗词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以上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对学情的掌握欠佳、教师古诗词文学素养的限制、教师对古诗词的运用缺乏创新精神。教师把古诗词运用于《哲学与文化》教学时,要明确古诗词的选择标准,在选择古诗词时要注意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针对性、学生的主体性和途径的多样性;要把握古诗词的运用时机,在课堂的导入、讲授、总结和布置作业环节都可以使用古诗词;要创新古诗词的运用形式,可以通过吟诵诗词来表达情感、巧设游戏环节活跃氛围、借助媒体展示激发共鸣。研究《哲学与文化》教学中古诗词的运用旨在提升古诗词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哲学思维和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