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先秦哲学
司马迁
哲学史叙事
摘要:
司马迁撰写的《老子韩非列传》与《孟子荀卿列传》将老子、庄子、韩非子作为一类,孟子、邹衍、荀子作为一类,这种分类叙述方式在当代中国哲学史教科书或专著中很少见。可以说,在儒、道、法、阴阳诸家哲学流派之外,司马迁提供给我们另一种叙述先秦思想史脉络的可能性。司马迁这种分类方式提示我们关注这些学派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联系:一方面,庄子和韩非子从不同方面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抵制战国时期将老子思想权术化的倾向,追求逍遥;而韩非子则进一步发挥了权谋化诠释老子的理路。另一方面,邹衍和荀子则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孟子学派的思想。阴阳家邹衍强化了思孟学派通过五行学说将道德系统化的倾向,用“天文”言“人事”兴衰,使儒家“有学有术”,大大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影响力;而荀子则力主张“天、人之分”,大力纠正作为儒家别流出现的阴阳家的这种怪迂之谈。司马迁这种对先秦哲学的分类思路不同于西方哲学纯形而上学的哲学类型范式,而是注重哲学思想中理论部分的“学”与实践部分的“术”的平衡,特别是强调了“术”的发展在哲学史演进上的重要作用,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