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语言学
解释学
汉语哲学
摘要:
汉语哲学是近年来学界热议论题。作为哲学证成的奠基性问题即是“让哲学说汉语”何以可能?以往囿于汉语语言形式本身的讨论争议甚大,乃至“中国哲学合法性”成了复杂和难以说清的问题。当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基于存在理解而超出语言形式本身来看待这一问题,主张不存在哲学的专门语言,哲学思考并非语法考察;一种语言能否作为哲学语言,关键不在于有无“to be”系动词的语言形式结构,而在于是否通过语言的表达通向事物存在的普遍性意义理解和显现。这一看法是变革性的、突破性的,应合了当代语言学新理论,使得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不再停留于具体语言形式上,而是关涉到了语言表达的存在论理解和普遍性意义创造,并明确强调了汉语语言的叙事结构同样传达着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洞见,决定思想的是在语言中被表达出来的事物本身,美学就是汉语文化中真正的形而上学和普遍化的思想方式。伽达默尔的论述为汉语言何以能够言说哲学提出了新的奠基性论证和思想理解,指向了汉语哲学建构的理论关切与哲学需要的实现,在哲学自身变化语境中,从根本上为不同于西方语言的其他语言形式的哲学形态、思想道路真正打开了多元性意义理解的普遍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