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名师
语文味
程少堂
王君
黄厚江
摘要:
自2001年程少堂提出“语文味”的命题以来,便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关注。许多名师在“语文味”理论的指导下,去探索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方式和方法,并形成了许多具有个人特色的“语文味”教学理念。在众多名师中笔者选择程少堂、黄厚江、王君三位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三位老师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在他们的课堂中都有体现,这些都是值得普通教师学习和借鉴的。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一章在理清“语文味”概念的基础上,对“语文味”提出的现实诉求加以分析,突出“语文味”概念在语文界提出的价值。第二章主要从文化、本色、青春三个方面介绍三位老师对“语文味”的探索:程少堂用文化作为撬开“语文味”的支点;黄厚江用语文的方法还语文课堂本色;王君以青春为钥匙打开“语文味”之门。第三章主要结合三位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导入、文本解读、语言品味、课堂氛围四个方面分析他们是如何在教学中突出“语文味”的。在课堂导入方面,程少堂采用通俗的文化形式导入,黄厚江采用传统的检查预习式导入,王君则采用情感渗透式导入。文本解读方面三位老师则注重解读角度的新颖独特,并立足文本和学生需要,寻求合理的解读主题。语言品味方面三位老师主要使用了诵读和字词把玩,以读促悟、读说结合,比词、换词等方法。三位老师凭借对学生尊重信任,以幽默风趣生活化的语言和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赞扬性的课堂评语,营造出具有浓厚“语文味”的课堂氛围。第四章以笔者所在黄寺岗镇中学为例,对该校语文课现状进行调查,其调查得出本校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调查结果,展开笔者的“语文味”实践教学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启示。研究名师课堂“语文味”,对探索语文本源,改善语文被淡化和异化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还能为一线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提供方法指导。研究名师课堂“语文味”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语文同仁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