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说生活 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收藏

小说生活 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作     者:毕飞宇 张莉 

I S B N:(纸本) 9789864500208 

出 版 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 版 年:2015年

页      数:347页

主 题 词:传记 毕飞宇 文学评论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4[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05[文学]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内容简介 〈青衣〉里的筱艳秋,毕飞宇把她视为〈怀念妹妹小青〉里长大的妹妹,京戏里的水袖,在他脑子里不时飘动,有时是稻草,有时是抺布;《玉米》他一点把握也没有,没人能理解那个写〈青衣〉的家伙,竟然反潮流「回到乡下」;写《平原》时他每天健身举哑铃,内外充满力量,他终於找到和长篇很「般配」关系。《推拿》是因为健身受伤接触盲人推拿,受到「何时脱离历史脚手架」的刺激才写出来的。 评论家张莉、小说家毕飞宇,透过这场极具逻辑的对谈,梳理出毕飞宇的创作历程、写作理念。他们从成长谈起,关於父亲的逻辑教育、诗词启蒙,到阅读知青文学、先锋文学、哲学名着、中外名着对他产生的影响;毕飞宇也真诚分享了许多有趣、精辟见解,诸如成功拆解海明威小说脉络的激动、从城墙砖头灵光闪过找到中国历史怪现象、批判与怀疑是小说家的气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人物书写观念先行同等重要、汪曾祺与杜斯妥也夫斯基不可学习模仿……这些经验与理念,爆出了惊喜的火花,也让人了解,他如何成为无法被定位、也拒绝被定位的成功小说家。 毕飞宇的成功,绝非凭空而来,他的养分来自大量阅读、学院系统训练,他长期关注社会与人,秉持着作家的社会责任,透过小说向社会表达他的批判与质疑。张莉的精心提问,毕飞宇幽默生动的答问,率真地展露他骄傲、刻苦、执着的一面,打破一般访谈式文章的生硬拘谨,不仅内容扎实饱满,读来格外酣畅痛快,且收获丰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