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应用技能型精品教材 经济学概论 收藏

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应用技能型精品教材 经济学概论

丛 书 名: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应用技能型精品教材

作     者:陈承明 曹艳春 

I S B N:(纸本) 9787564223878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 版 年:2016年

页      数:147页

主 题 词:经济学 高等学校 教材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摘      要:当然,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商品可能很多,不限于X、Y两种,但是再多的商品也可以对它们的边际效用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购买的比例。实践表明,只有当相同货币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购买者才会取得消费效用的最大化,这时他们不再需要改变各种商品的购买比例,因为任何改变都会使消费的总效用减少。因为在不同商品上,单位货币所体现的边际效用相等,所以消费者取得的总效用最大,因而效用最大化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单位货币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又可表述为: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分别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相对于消费者均衡,还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而来,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买者的实际支付价格假如小王有一张周杰伦的签名CD,但他本人并不是周杰伦的歌迷,因此决定把专辑以拍卖的方式卖出。A、B、C、D四个周杰伦的歌迷参与拍卖。他们每一个人都想获得这张专辑,但每一个人愿意付出的代价不一。每一个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称为支付意愿。A最高愿意出100元,B最高愿意出80元,C最高愿意出70元,D最高愿意出50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