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丛 书 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 S B N:(纸本) 9787516121573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 版 年:2013年
页 数:725页, [10] 页图版页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04[法学-民族学] 02[经济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30404[法学-中国少数民族史]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0602[历史学-中国史]
馆 藏 号:201992324...
摘 要:我在中央民族大学从事民俗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邢旗在内蒙古从事草原方面的科技工作也30多年,我们合作的专著是我们学业和践行的结果。在我们深入草原,瞩目草原的工作期间,得到很多人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感念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是在北京长大和读书的蒙古族,原籍是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人。祖先的蒙古姓氏为希里德特,是原察哈尔移民的后代。喀喇沁地区逐渐演变为农区,是蒙汉文化交流较早的区域之一,父亲邢复礼先生(蒙古名字锡里居泰)年幼时期除了学习蒙文之外,还学习《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曾与内蒙古大学清格尔泰、陈乃雄等教授一起攻研契丹文字,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祖父邢致祥亦是蒙汉兼通,著有蒙文《蒙古帝国史》、《蒙古元朝史》、《热河省蒙古喀喇沁右旗札萨克亲王贡桑诺尔布之略史》、《喀喇沁志略》等。前两本著作存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从曾祖父一代已经使用汉姓。母亲李松筠先生为汉族。在我们家乡,蒙古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在清代就已经互相交融,汉蒙通婚的现象也常出现。我们是在北京读书长大的,与汉族同学无甚差异。但是有两件事至今记忆很深。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十世班禅大师来到雍和宫接见众多的蒙民和藏民。父亲回来把一条红丝绳拴在我的脖子上,说这样可以不生病。二是在北京实验中学读高中的时候,父亲令我阅读家存的《蒙古秘史》等蒙古族的史著。我模糊地意识到,我是蒙古族,蒙古族有与汉族不同的历史,那是怎样的一部历史呢?“文革中断了邢旗的学业,邢旗去内蒙古莫力达瓦旗插队五年,这五年给了她了解草原的机会,并且成为她的终生财富。尔后她主动放弃了进入北京读大学的机会,就读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业学专业。从这时起,邢旗这个文学底子很好的才女开始与草原结缘。我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部队劳动锻炼。1978年由喀喇沁乡亲白荫泰教授推荐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其间我聆听了当代元史专家贾敬颜先生的《元史大纲》,多次得到元史专家翁独健先生、女真文字专家和满族文化专家金启综先生的点拨。我学习了宋蜀华和林耀华两位先生的《民族学通论》,并且有幸聆听了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讲座,不断地学习更新了我的知识结构,启迪了我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兴趣。人类学、民俗学的魅力吸引着我,草原母亲的召唤使得我们不断地回归草原。在此我首先感谢中央民族大学的人文环境,特别是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的人文环境,他们举办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多次讲座使我重整知识结构,这些讲座满足了我求知求真的渴望。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30年有余,20年前我出版了《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后来又出版了《游牧中国》。当时我多次来到了内蒙古草原,那已经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草原,而不是想象中的草原了。这激起了我描述内蒙古草原变化的愿望。感谢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给予立项的支持,也特别感谢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兼副校长给予这本书的鼓励和关注。这本著作的重要合作者之一应该还有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的叁布拉副教授,但是课题刚刚批准之时,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成为我们最大的遗憾。没有他的参与,加大了这本书的难度和写作时间的拖延。在这本书的写作期间邢旗承担了“草原监测3S技术应用研究、“内蒙古退化、沙化草地植被快速恢复及综合改良等重要研究课题,承担了全区草原遥感调查任务,与他人合作编著了《内蒙古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蒙古草原常见植物》等书,此期间作为内蒙古草原学会副理事长,她于2008年协助中国草学会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了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而我除了从事日常的教学工作外,主持完成了中央民族大学985的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的调查与研究》一书的出版,并负责拍摄了五部少数民族节日的民俗影视片。在这本书的撰写期间,我们经历了人生的甜酸苦辣。邢旗在草原现场工作时经历了车祸,腰部受伤住院治疗;我们96岁高龄的慈母屡次住院最后辞世;我们的孙辈一个个出生……这本书的背后,是我们各自家庭的生活,但是断而又续,续而又断的调查和撰写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精神需求,因为我们的眼前闪烁的是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感谢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的同仁们,他们对草原的勘测、评估和有效的治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论据,这些数据是他们敬业的汗水的结晶;感谢我们所引用的丰富材料的各位作者(在本书的前言中提到的不少文章和专著),他们的前行开启了我们的心智,鼓励我们奋然前行;感谢内蒙古文化厅安泳锝副厅长、赤峰老家的霍天祥、秦义、秦俊、张志勇、特古斯、乌云达来等多位同志,感谢海拉尔鄂温克自治旗的孟丽、希德夫等陪同我们调查;感谢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张曙光、王志清、秦博、王玉光、桂丽等和我一起做的田野考察,还有白丽丽、娜敏、萨日娜、包海青、宋小非等独自的田野考察;感谢王志清、张曙光、周加、姜迎春、靳一萌等提供的照片(还有些照片是作者的多年积累,
馆藏地名称 | 定位 | 索书号 | 条码号 | 文献状态 |
---|---|---|---|---|
文新院(建设项目) | 查看 | K281.2/X609-1 | R01061174 | 阅览 |
文新院(建设项目) | 查看 | K281.2/X609-1 | R01061173 | 阅览 |
文新院(建设项目) | 查看 | K281.2/X609-1 | R01061084 | 阅览 |
文新院(建设项目) | 查看 | K281.2/X609-1 | R01061085 | 阅览 |
文新院(专项专款) | 查看 | K281.2/X609-1 | R01056053 | 可借 |
蒙古学学院资料室 | 查看 | K281.2/X609-1 | M01020974 | 可借 |
南校区汉文社科图书借阅室 | 查看 | K281.2/X609-1 | 012044946 | 可借 |
南校区保留本图书藏阅室 | 查看 | K281.2/X609-1 | 012044945 | 阅览 |
南校区汉文社科图书借阅室 | 查看 | K281.2/X609-1 | 012044947 | 可借 |